久久午夜视频,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50岁,张柏芝拍的a三级视频,国产精品性色

行業新聞

非居民用天然氣降價
分類: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2015-11-19]

11月18日16:30國家發改委宣布,決定自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每立方米降低0.7元),同時進一步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程度。


通知決定,降低后的門站價格作為基準門站價格,供需雙方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方案實施時門站價格暫不上浮,自2016年11月20日起允許上浮。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際國內天然氣市場供求格局和價格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是能源價格持續下行,為進一步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是天然氣供需總體寬松,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競爭加劇。三是近年來國內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價格逐步實現由市場形成,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直供用戶用氣價格放開后,市場運行平穩,為深化改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奠定了實踐基礎。


為此,國家決定抓住當前有利時機較大幅度降低非居民用氣價格,并進一步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


非居民用天然氣價終于降了


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下調其實早在意料之中。


“其實天然氣價格應該大幅降價”,一位跨國公司天然氣專家坦言,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很低,但是因為一些中國企業的歷史原因,導致中國價格沒有與國際價格趨同,現在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終于下調了。


據他介紹,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大幅暴跌,從近100美元/桶跌至上周的40美元/桶左右,與之相關的國際氣價也大幅下跌,卡塔爾遠東氣價從最高的18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跌至目前的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但是國內的價格還在2013年的高點上,“因此國家非居民天然氣增長大幅下降,增幅從最高的20%跌至今年的個位數”。


此前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國際部主任馮穎表示,2013年城市燃氣消費量達到1108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氣、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占比分別為80%、5%和15%。其中天然氣發展迅速,成為城鎮燃氣的主要起源之一,年均復合增長達到20%。


然而今年1至9月,中國天然氣只有2.5%的增幅。


前述跨國公司天然氣專家認為,目前天然氣增幅大幅下降,是因為此前中國天然氣價格比較高造成的,“有更低的煤炭、成品油銷售,消費者當然不愿意使用高價天然氣”。


對于國內天然氣的高價,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央企也知道,但是從2006年起,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都大幅高價進口天然氣,而且是與外方簽訂長期合同,目前,這些天然氣合同仍在執行,因此他們不愿意向低價天然氣屈服。


此前國家能源局副司長楊雷坦言,天然氣價格改革才是最正確的,不能因為有些企業的歷史包袱,靠高價彌補自己的虧損。


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最終下調了


前述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此次降價,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對減輕下游用氣行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作用。按政府管理價格的非居民用氣600多億立方米測算,每年將直接減輕下游工業、發電、集中供熱、出租車,以及商業、服務業等用氣行業企業負擔430億元以上。如果考慮到對市場化定價的天然氣的影響,則占國內消費總量80%左右的非居民用氣價格都有望降低。此外,氣價的降低,也有利于天然氣清潔能源推廣利用,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和環境保護。


全球天然氣供大于求


前述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此次將非居民用氣由目前實行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降低后的門站價格作為基準門站價格,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在下浮不限、上浮20%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這意味著進一步放松價格管制,增加價格彈性,留給供需雙方更多自主協商價格的空間,進而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公平競爭。


這是楊雷等國家發改委官員希望看到的。


今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推動建設了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4個多月來,交易中心試運行情況良好,市場給予高度關注。這次改革,明確要求非居民用氣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供需雙方在價格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公開交易形成具體價格,力爭用2-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


“天然氣市場的建設,不僅有利于盡早形成公允的天然氣市場價格,為全面放開天然氣價格創造條件,也有利于國內天然氣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市場,提高國際影響力”,他說。


他透露,下一步除會千方百計保障市場供應之外,還要求各地及時疏導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釋放降價紅利,并鼓勵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在完善監管規則的基礎上,先行先試放開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未來還將根據國內外能源價格變化情況,擇機逐步理順居民用氣價格。


其實,中國對國際天然氣價格有一個判斷,“由于全球天然氣需求疲軟,未來5年LNG市場都將處于過剩狀態”,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王海博說。


他認為,2014年全球LNG貿易量約為2.41億噸,有19個LNG出口國(地區)和29個LNG進口國(地區)。全球LNG進口和消費以亞太地區為主,市場份額超過70%。當前五大LNG進口國(地區)均來自亞洲: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和中國臺灣。


但是供應遠大于需求


在美國墨西哥灣、澳大利亞、非洲東部、俄羅斯,各大出口商競相建造LNG出口終端,導致天然氣供應量大大增加。據國際燃氣聯盟的報告,2014年年底,全球天然氣液化能力達3.01億噸/年,并且仍有1.28億噸/年正在建設中,這意味著全球LNG出口能力將在未來幾年提高40%以上。


“因此國內天然氣價格應該大幅降價,只有這樣,中國天然氣市場才能有希望”,前述跨國公司天然氣專家最后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