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按照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總體部署,濟南市市政公用部門所屬淘汰燃煤小鍋爐2日開始拆除。根據市政府責任書要求,“2016年10月底前,完成濟南東新熱電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14臺35噸/小時以下,合計245蒸噸燃煤鍋爐的淘汰(改造)任務;力爭2016年10月底前完成14臺35噸/小時,合計490蒸噸燃煤鍋爐的淘汰(改造)任務,確保2017年6月底前完成”。到2017年6月底前,淘汰拆除燃煤鍋爐共計28臺。
【歷史時刻】 23臺燃煤鍋爐今年上半年謝幕
2016年計劃拆除淘汰燃煤鍋爐25臺、占89%。其中,35噸/小時以下14臺全部拆除、35噸/小時拆除11臺,南郊熱電廠剩余3臺35噸燃煤鍋爐因施工工地狹小等原因,按照市政府責任書要求確保2017年6月底前拆除完畢。為做好這次拆除準備工作,熱電公司、熱力公司春節前開始辦理國有資產報廢審批手續及拆除單位的招標等工作,3月25日供暖鍋爐停運后立即清理現場,做好拆除準備工作,共組織拆除隊伍9支、170余人。鍋爐拆除計劃安排:6月底前完成23臺拆除任務,騰出場地實施燃氣鍋爐建設。明湖熱電廠2臺35噸/小時鍋爐拆除與黃臺電廠、章丘電廠余熱進濟銜接,10月底前拆除。同時,做好鍋爐拆除組織,加強現場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
實施省會城市大氣環境治理,淘汰35噸/小時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推進我市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戰略舉措。濟南市市政公用局認真落實市委常委擴大會及市領導批示精神,落實市政府責任書要求,幾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調度推進情況,以及與各區其他任務的配合問題。局里成立了領導小組,擬定了實施方案,并會同電力部門等反復研究“煤改電”、“煤改氣”問題。為確保科學有序有力的推進,市政府召開專題會研究了實施方案,確定了推進的原則、任務與要求等。
【蛻變之路】 老城區燃煤鍋爐升級燃氣鍋爐
鑒于老城區實施“煤改電”需要新建變電站、新敷設電纜等,需要新征土地及拆遷,以及投資大特別是實施時間長,難以達到按期完成鍋爐淘汰拆除的時間要求,這次淘汰拆除的開元、西八、岔路街、林祥南街、鐵路醫院熱源點,采用“煤改氣”替代。在市環保局、發改委等部門的支持下,2016年春節前就完成了16臺燃氣鍋爐的審批,為辦理國有資產報廢審批手續及拆除單位的招標工作贏得了時間。燃氣鍋爐建設的安排是:這次供暖鍋爐停運并拆除后,騰出場地,立即開工建設利用天然氣供暖鍋爐,確保今年10月底供熱開始前完成建設任務,確保今冬供暖按期調試與運行。對幾個熱源點天然氣供熱能力不足問題,將從其他熱源點設法臨時調劑解決;開元熱源點從金雞嶺熱源廠通過旅游路新建4.5公里管網輸入。
【藍天使命】 為治理城市霧霾實施戰略布局
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淘汰35噸/小時及以下134臺燃煤小鍋爐,治理大氣污染,是關系到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局屬港華燃氣、濟華燃氣、熱電公司、熱力公司及能源公司,在謀劃好本單位燃煤鍋爐淘汰任務的同時,全力配合各區政府做好所屬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經初步銜接,上述5家單位還承擔了由各有關區負責淘汰的鍋爐71臺、943蒸噸。其中,濟南港華、山東濟華燃氣公司配合實施煤改氣共計44臺、610蒸噸,現已完成改造19臺、206蒸噸;熱電公司、熱力公司配合社會鍋爐關停后加入集中供熱共計23臺、273蒸噸,能源公司承擔山大興隆校區4臺、60蒸噸“煤改電”與燃氣調峰鍋爐建設。
市市政公用部門表示,在積極試點運行已建成的清雅居污水源熱泵、林景山莊低谷電蓄熱、濟南大廈分布式光伏電站等一批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項目(面積達121萬平方米),按照最大化原則繼續用足用好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做足做好余熱利用工作。同時,針對老城區規模大的燃煤鍋爐難以實施“煤改電”實際,建議并積極配合供電部門在新的開發區或在城市電源充足、用地易解決區域,策劃選址征地新建低谷電利用項目,建設大型電蓄熱供熱設施,替代既有燃煤鍋爐或滿足新增剛性需求,加快清潔能源利用步伐,推進供熱市場化、多元化發展,積極有效地推進實施大氣污染及城市霧霾治理戰略。
【配套工程】 新建改造管線長度共計約233公里
市市政公用部門強調,隨著淘汰鍋爐工程的推進,相應配套管網工程將陸續展開施工。據測算,濟南港華、山東濟華燃氣及熱電公司、熱力公司完成上述涉及96臺淘汰鍋爐的區域供熱,需要新建供熱管線68公里,再加上工業余熱利用管網工程、煤改氣管網提壓新建改造工程等,測算2016年需要新建改造管線長度共計約233公里,既涉及城市主次支道路,也涉及到街巷道路,懇請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給予理解和支持。市市政公用部門將科學組織,精心安排施工計劃,合理穿插施工,調集精兵強將,在確保工程質量前提下加快施工,盡可能壓縮工期、減少擾民。
城市供熱涉及千家萬戶,涉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市政公用部門全面深入研究深化供熱燃氣改革,下一步將制定推進供熱計量、余熱暖民、備用熱源建設、自管換熱站回收、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農村分散式供暖、供熱燃氣市場化多元化、完善燃氣供熱政策法規、供熱企業精細化改革管理等實施方案,確保省會濟南供熱燃氣安全穩定,經濟可靠,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提供良好的服務與保障。
(文章來源:濟南日報)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9號 電話:010-6397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