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雖然中國當前只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但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這不僅在重新構筑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也在重新定義傳統的能源運輸政策。
杰富瑞投資銀行發表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將成為全球天然氣需求的引擎,未來十年里,該國天然氣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市場,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
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將來自何方?
中國當前在天然氣領域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通過國際管道進口的天然氣比例僅為4%,通過航運從海外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的比例為11%。
隨著通過管道和液化天然氣的方式進口天然氣的需求量持續增加,這種局面肯定會發生很大變化。
從很多方面講,需求和供給模式將由物流決定。
當前,我國的天然氣消費實際上主要受限于缺少供給,原因就是基礎設施不足。
而我國天然氣需求量大的一個原因是,天然氣價格是由政府設定的,用戶用氣的價格一直被人為壓低了。
這掩蓋了進口天然氣的真實成本,有時會導致國有油氣企業不愿進口天然氣并為此蒙受損失。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天然氣工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預計未來幾年里,我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包括增建液化天然氣中轉站和天然氣管道)將有助于解決需求領域存在的一些瓶頸問題。
但從長期看,可能重新構筑天然氣供應發展趨勢的是國內天然氣生產情況,特別是非常規氣(即開采難度極大的天然氣田)的生產情況。
中國具有開采價值的頁巖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盡管中國已打了很多探井,但至今尚未對頁巖氣進行商業開采。
放寬天然氣價格管控將是鼓勵地方油企加大天然氣投資力度的重要一步。如果它們確實有能力開采頁巖氣的話,那可能徹底改變中國的天然氣市場。
(文章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9號 電話:010-6397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