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近日,江蘇出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提及千萬噸級LNG接收基地建設規劃如下:
加快中石油如東LNG二期工程建設進度;
建成新疆廣匯啟東LNG分銷儲運一期工程,推進二期工程;
開工建設中海油濱海LNG接收站;
推進華電、協鑫LNG接收站前期工作,爭取“十三五”開工。
綱要中第十一章“完善現代基礎設施支撐體系”第二節“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中也對其他主要能源發展藍圖提出了規劃:
切實保障能源安全。堅持安全生產,調整優化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省內生產能力。積極擴大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興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提升原油、煤炭等一次能源清潔高效轉化能力,構建主體多元、多層互補的能源儲備體系。深化國內外能源合作,積極拓展重要能源資源來源,加快構建以煤炭、天然氣、電力等為主的安全穩定供應體系。扎實推進國家規劃的特高壓工程建設,穩妥擴大區外來電規模,積極調整區外來電結構,努力探索跨區域電力電能市場化配置。到2020年,各類能源資源供給能力達到4億噸標準煤左右,省內電力裝機達到1.3億千瓦左右。
加快推進能源變革。優化能源生產結構,安全發展核電,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動清潔高效、低碳優質能源逐步成為增量能源貢獻主體。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在持續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費總量的同時,加快推進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結合整合關停燃煤鍋爐,優化發展熱電聯產,繼續擴大天然氣、水電等省外清潔能源利用規模。加快能源科技革命,積極推進能源領域互聯網技術應用,加快智能電網建設,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天然氣為重點,發展分布式能源,實現清潔能源分散布局、就地消納、梯級利用。加強新型燃煤發電、核電、智能電網、風能和太陽能技術裝備等技術研發應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體制機制改革,以電力、油氣領域為重點,推進能源資源市場化配置,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能源市場體系。支持鹽城東臺創建國家沿海清潔能源綜合示范區。
持續優化儲運網絡。優化電網主干網架結構,提升經濟便捷輸送能力,推動大中城市配電網基本實現智能化。加強原油儲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原油管輸能力,重點建設日照-儀征復線連云港(601008,股吧)支線原油輸送管道,推進魯寧線(江蘇段)安全隱患整治工程,累計形成原油管道1500公里。合理布局成品油管道,建成中石化江北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庫,累計形成成品油管道1500公里。完善天然氣管網及其配套設施,優化蘇中蘇北管網,重點建設中石油中俄東線江蘇段、沿海管道、海門-太倉過江管道以及中海油濱海LNG接收站外輸管線,實現天然氣管網縣區全覆蓋。加快沿海千萬噸級LNG接收基地建設。提升天然氣儲氣調峰能力,加快建設金壇、淮安等地下儲氣庫。
能源保障體系建設重點:
電源布局優化:燃煤發電,蘇南地區除燃煤背壓機組外不再新建燃煤發電項目,蘇中沿江地區不再新辟廠址新上煤電項目并嚴控原有廠址擴建,支撐性電源建設重點轉向蘇北特別是沿海地區;天然氣發電,重點布局滿足片網調峰需要的調峰電站;抽水蓄能電站,建成溧陽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和連云港抽水蓄能電站。
非化石能源發展:核電,建成田灣核電二期工程,加快建設三期工程,開展第二核電廠址優選和保護工作;風電,海陸并舉、以海為主,兼顧內陸中低速風能開發,形成800-1000萬千瓦裝機;光伏,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著力發展屋頂等分布式光伏,形成800-1000萬千瓦裝機;生物質能,以農村秸稈和城鄉生產生活垃圾為重點,多方式處置利用,形成150萬千瓦裝機。
熱電聯產提升:優先發展淮北地區生活采暖型熱電聯產項目;優化發展以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生產經營單位為服務對象的工業生產型熱電聯產;蘇南地區位于城區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逐步實現天然氣替代。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觀察)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9號 電話:010-6397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