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午夜视频,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50岁,张柏芝拍的a三级视频,国产精品性色

行業新聞

提前做功課!最有前途的大宗商品要效仿原油
分類: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2016-04-12]

液化天然氣(LNG)是否應該變得更像原油那樣,擁有規模巨大且流動性高的期貨市場,同時生產商、買家和交易商之間又能自由交易?答案是應該,但是實現的可能性不大,因為LNG和原油存在諸多重大不同,很難完全按照原油的路子走。


路透分析師指出,如果LNG行業仍維持當前模式,則將很難實現新一波擴張。在當前模式下,造價極昂貴的項目是由長期銷售合約提供資金支持,這些長期合約實際上將買賣雙方綁定多達20年,價位則與原油價格掛鉤。


當前亞洲現貨LNG價格為4.3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幾乎不到兩年前的五分之一,而布倫特原油期貨在每桶40美元左右,約為2014年6月價位的三分之一。在這種背景下,上述運作方式顯然是無法生存的。


LNG生產商面臨的部分問題在于,他們需要確保LNG的需求增長。筆者的看法是,向LNG消費國的下游領域進發,建設(或出資參與)LNG氣化站、管道、以及工業和發電等終端用戶的應用,才是明智之選。


但美國休斯敦大學鮑爾商學院(BAuer ColleGE of Business)的金融和能源市場教授皮龍(Craig Pirrong)并不贊同這種垂直整合,而是在他的Streetwise Professor博客上提出了關于另一種方式的有力論證。


皮龍認為,LNG是一種同質性的大宗商品,能被運輸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產商和買家數量的不斷增加將帶動流動性增強。他寫道:


“當前液化天然氣供應過剩狀況下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這加速了流動性的上升。這表明垂直整合恰恰是對供應過剩做出的錯誤反應。供應過剩增強流動性,流動性能提升可選擇性,而可選擇性能創造價值。不要妨礙這種良性發展,順其自然,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會獲得回報。”


如果LNG市場轉為供應過剩能大大增強這種燃料的交易靈活度,那么皮龍的這種論證是站得住腳的。LNG定價應該變得更加靈活,長期合約應該成為歷史。


與之相似,目的地條款也阻礙了市場發展,此類條款的消失也將支持期貨市場發展,無論是以現金結算的指數合約,還是實貨交割合約;不過在目前看來,實貨交割合約中還不太可能去掉目的地條款。然而,盡管放開LNG買賣途徑將促進市場發展,但LNG交易未必很快就能跟原油市場一樣。


LNG雖然與原油來源相同,但在長途運輸和存儲過程中會面臨很大問題。LNG在運輸、儲存和重新氣化的過程中會有升騰氣化損耗,這些過程的耗時越長,損失越多。


而原油則沒有這樣的問題,可以長時間存儲,而且目前制約各大洲之間長途輸送原油的因素只是船運成本較低。LNG通過船只運輸的每日升騰氣化損耗率約為0.1%-0.15%,如果儲存在LNG罐中則損耗率更低。所以即便是澳洲到日本通常為20天的航程,也會損耗掉約3%的貨載量。


至于更長的航程,比如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繞行南非好望角至中國,貨物損耗率將更高。這意味著,就算在一個對交貨目的地及定價完全不設限的市場,在全球隨意運輸LNG的難度也比原油來得高。LNG也不耐于長期儲存,所以,常見于原油的正價差操作或者其他交易策略,對于LNG來說是不可行的。


而有關增加LNG現貨市場流動性將可帶動需求增長的假設,也值得三思。


在LNG最大消費國日本,LNG需求增長似已觸頂,甚至可能已然處于結構性下滑,因日本核電重返運轉,火力發電也因仍較天然氣發電便宜而增加。


中國的LNG進口量在2015年減少1%,令人大感失望;不過今年1-2月的進口量與上年同期相較增加14.3%。但中國是否還能達到每年大約6000萬噸的LNG需求,目前仍眾說紛紜,即便這樣的預估在兩年前肯定是無庸置疑的。


假設價格持續偏低,由于印度市場料出現增長,且菲律賓等其他幾個LNG進口國興起,亞洲其他地區的需求出現正面跡象。但在目前亞洲LNG需求增長無法打包票的環境之下,LNG生產商若想為未來的計劃開發市場,則仍有理由向下游拓展。


畢竟沙特阿拉伯長久以來就是遵循這套模式,在客戶與自家市場發展煉油業,甚至再度考慮在中國如法炮制。


所有大型國際油企幾乎都擁有自身的下游業務,例如煉廠與加油站等,在諸如澳洲等國,加油站銷售牛奶與糖果等商品的利潤甚至大于燃料。


石油業的實例表明,在一體質強健的現貨市場進行垂直整合不但可行,而且能夠發揮作用,LNG行業如果不努力探尋各種提升產品需求之道,等于是自暴自棄。


(文章來源:金十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