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十三五時期,油氣產業的上中下游各主要環節都將進行市場化改革,最終形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國內能源研究會能效投資委員會副秘書長韓曉平表示,新的油氣改革方案必將對油氣行業上中下游都帶來很大變動,上游領域的改革將成為這次油氣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上游的改革主要是礦權問題,一是石油的礦權,二是天然氣的礦權,還有非常規油氣。以前這些礦權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手里,比如石油,中石油控制了我國55%的勘探面積,中石化有20%,國內海油在海上。而天然氣的礦權更集中,中石油控制了約67%。但這些大公司面臨著資金銀入不足、創新能力欠缺等問題,加之沒有競爭力,導致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現已超過6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中。因此,下一步就是要將這些礦產資源的權益盡可能市場化,讓更多企業都能參與并分享這些權益。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行情放開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行情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擇機放開成品油定價,放開能源領域競爭性環節行情。天然氣行情改革也將從過去的執政黨定價轉變成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根據可替代能源行情變動情況建立聯動機制,由供需雙方確定。
成品油市場要完全市場化,需前期做大量的鋪墊工作。第一,成品油市場存在一定的壟斷,上游原油開采、原油進口使用權以及非國營原油貿易都掌控在兩桶油手中。第二,煉化企業加工能力及銷售布點等終端環節方面,兩桶油也占據絕對的優勢。此外,原油進口及使用權雖出現了一定的松動跡象,但目前政策仍難以給成品油市場制造一個完全公平、平等的競爭環境。因此,價改應當循序漸進地深化。油氣定價應當等到企業準入放開、進出口和流通領域資質限制取消、管網獨立之后逐步放開。
油氣改革主線包括:一是行情改革,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涉及供應多元化、管網放開、交易中心建立等配套改革;二是企業改革,要推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合資合作,促進企業資產證券化;三是進出口改革,要逐步打破原油進口壟斷,成品油進出口權也要逐步放開,下放天然氣進口權,鼓勵更多民營資本進入;四是環保改革,加速推進油品質量升級,著重發展天然氣能源。
廈門大學國內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此次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油氣領域的第四次改革。從歷次改革情況來看,改革時間跨度愈來愈長,改革內容也愈來愈深入。一直以來,油氣行業的上游和管輸環節被三桶油壟斷,而這次改革就要觸及這些環節。油氣勘探開發資質的條件限制有望放寬,擬實行礦權招投標制度,從申請在先改為競爭性出讓,嚴格油氣探礦權退出機制,建立油氣礦權流轉和儲量轉讓制度,最大限度地提升民營及其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市場行情更加反映市場,使資源得到更好配置。同時,對擁有海外油氣區塊及從事油品貿易的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并最終實現油氣管道的完全獨立和市場化。
(文章來源:貴金屬網)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航豐路9號 電話:010-6397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