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午夜视频,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www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50岁,张柏芝拍的a三级视频,国产精品性色

行業新聞

世界能源展望最為關心的3個問題
分類:行業新聞   發布時間:[2016-05-09]

《展望》預測,2014~2035年,世界能源消費將增長34%,2035年化石能源仍將占世界能源供應總量的近80%,但低碳燃料需求增速將超過高碳燃料;2032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液體能源(原油、凝析油等)消費國,到2035年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5%;未來20年,中國煤炭消費僅以年均0.2%速度增長,遠低于過去20年來年均12%的增速等。


戴思攀講述了他和BP經濟學家團隊目前最關心的3個問題。


被反復低估的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再造一個沙特


“美國致密油和頁巖氣的強勁勢頭反復讓我們感到吃驚。”戴思攀說道。


他展示出過去4期《展望》對2005~2035年美國致密油和頁巖氣產量預測線狀圖。圖中顯示,無論是對美國致密油還是對頁巖氣產量的預測,2016年的《展望》均比2013年預測的數據高一倍以上。


2013年,BP預測美國致密油產量在2030年將達360萬桶/日,但這個數字2014年就被實現了。今年,BP預測2030年美國致密油產量將穩產在近800萬桶/日,占美國石油產量的近40%。戴思攀說,這個產量數字接近沙特阿拉伯全國的石油產量。


不過戴思攀指的是幾年前的沙特。近年來,為與美國頁巖油氣爭奪市場份額,沙特等歐佩克產油國不斷提高自身產量。根據歐佩克最新發布的市場月報,2016年3月沙特石油產量達1022萬桶/日,2015年平均產量達1019萬桶/日?!墩雇奉A計,2035年前歐佩克國家還將增加700萬桶/日的產量,其中沙特必將成為最大貢獻者。


《展望》還指出,2015~2035年,美國頁巖氣預計將以大約年均4%增長,2035年產量達到800億立方英尺/日;2035年,美國頁巖氣將占該國天然氣生產總量的3/4,占全球產量的近20%。


那么,美國的頁巖油氣產量會否又一次被低估了?

戴思攀承認了這一可能性。他表示,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技術創新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導致的。由于過去幾年來美國頁巖革命的勢頭過于強勁,未來增長仍有著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頁巖資源的生產可能變得更為“強勢”,這也是《展望》的關鍵不確定因素之一。


《展望》中也對這一情形做出了描述,認為2035年全球致密油產量可能增至2000萬桶/日,占液體能源產量的18%;頁巖氣產量增至1560億立方英尺/日,占全球天然氣供應的1/3。這可能進一步擠壓常規油氣和其他燃料的市場份額。


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煤炭消費占比首次預測跌破1/2


《展望》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5%。隨著中國能源結構持續演變,中國單位GDP能耗將下降46%。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2014~2035年,中國的能源需求年均增速預計將低于2%,遠遠低于2000~2014年8%的增速。這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增長進入中高速,另一方面是由于能源效率的提升和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此外,由于經濟結構的改變和環境與氣候政策的推動,中國的能源結構可能發生顯著改變。中國對煤炭依賴度降低,2014~2035年,煤炭消費年均增速預計為0.2%,2030年后出現負增長,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從2014年的2/3降至2035年的47%。


記者對比發現,這是BP首次在展望中預測2035年中國煤炭消費占比低于1/2,2014年的預測數據為52%,去年為51%。


這種改變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能源需求增長放緩,中國經濟對煤炭密集行業的依賴度降低,以及政府鼓勵使用替代燃料等。


戴思攀認為,在實現能源結構調整方面,中國面臨兩個重大挑戰:一方面,從能源需求角度來說,要實現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比重的降低,需要大力發展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潔能源,以彌補煤炭比重下降缺口;另一方面,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說,由于煤炭廉價的特性,使用石油、天然氣等相對更貴的能源也許會對經濟發展造成阻力。


《展望》預計,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需求預計都將快速擴大,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比重增加超過一倍,合計從目前的15%上升至2035年的1/3。


碳排放增速減半:全球碳交易定價市場作用亟待凸顯


未來20年,能源效率將進一步提高,碳強度將降低,碳排放量年均增速減半,由過去的2.1%降至0.9%,與GDP實現脫鉤。然而,全球碳排放總量仍會在未來20年間增長20%。


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450情景”(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限定在450ppm二氧化碳當量),2035年的碳排放量需要比目前降低30%。一上一下之間,存在著180億噸碳排放量的鴻溝。


“能源效率”即單位GDP能源消耗,“碳強度”指的是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展望》指出,應當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全球碳排放定價機制,允許市場在資本配置方面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展望》提出,到2035年經合組織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碳價應升至100美元/噸,其他地區升至50美元/噸,且在全球工業和建筑領域實現能效提高80%的預期潛力。


在這種情形下,將能夠順利實現巴黎協定中各國做出的承諾。全球碳排放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2035年碳排放量比2014年低8%。


戴思攀認為,中國的碳交易市場將能做出積極貢獻。近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審核稿)》,意味著距離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又進一步。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7個省市開展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累計成交量逾4800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額超14億元。


在節能減排的目標下,我國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低碳發展道路。2015年6月,我國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交了中國國家自主決定貢獻文件,明確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將能源效率年均累計提高15%,碳強度年均累計下降18%。4月22日,我國在內的175個國家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了《巴黎協定》,標志著世界向低碳能源系統轉型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展望》召開中國發布會的同一天,BP總部公布了一季度業績:剔除一次性項目影響后核心贏利達5.32億美元,好于市場預期。財報中表示,由于降低成本、加強煉油業務、改良供應和交易鏈,抵消了疲弱的煉油環境及季節性燃料銷售減少帶來的影響。BP中國總裁楊恒明在會后交流時對記者說,“福兮禍所伏”,如果沒有發生墨西哥灣漏油事故,BP也許不會一早就開始實施成本優化和瘦身戰略,在目前低油價環境下的運營表現將會打折。


這也是戴思攀的觀點:“發布這期《展望》前,上司擔心地問我,為什么要對比往年的預測趨勢,把自己的錯誤公之于眾呢?但我認為,總結過去的規律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這正是我們不斷學習的過程?!?/p>


(文章來源:中國石化報環球周刊)